歷屆得獎作品

  • 金獎

    公有開放空間/生態美樹館

    主題特色: 為了讓這片土地更富有意義和永經營的價值,芝山岩社區發展協會將這片整理過的土地,定位為生態園區,以臺灣原生植物復育為職志,讓這裡不僅充滿綠意,更傳承了一起美麗台灣的生命,無論白天或晚上,大家可以到這裡賞花怡情,小孩子更 可以在這裡多識草木鳥獸蟲魚。
  • 銀獎

    公有開放空間/臺大地下人行道

    主題特色: 由於地下人行道的頂部為塯公圳及新店線捷運匯集點,地質破碎,舊有的行走空間年久失修,導致地面剝落破損、管線凌亂及壁面漏水,內部設施老舊,環境不盡理想,台電為提供居民、青年學子及行人舒適、安全通行空間並串連公館商圈,極需予以更新改善,因此選定認養,以落實台電社 區關懷的企業理念。
  • 銅獎

    公有開放空間/牧歌頌園地

    主題特色: 位在至誠路2段17號對面的山坡,原是名山里社區中一塊野地,不但雜草叢生,更藏汙納垢,寶特瓶、菸蒂甚至針筒遍地,讓行經這裡的人都忍不住要皺緊眉頭。抱著古蹟不能變成廢墟,生態不能變髒亂的宗旨,廖里長集合了社區有志一同的人一起動起來,從除草、清理到整地,細心的讓這裡煥然一新,同時為了使這裡充滿綠意並合乎生態運作,在植栽方面也徵詢了生態專家的建議,採生態工法施作,以維護坡地水土保持功能。
  • 金獎

    私有開放空間/新光曼哈頓周邊開放空間

    主題特色: 在建築師的巧思中,這棟大樓與比鄰的震旦大樓間,已不著痕跡由步行通道銜接,2.8公尺人行步道,近一百五十坪,將大自然與都市景觀結合在一起,使建築不僅充滿美學,流露了豐沛的生命力,當白天與夜晚不停的運行,這片綠意更始終如一,潔淨著都市的肺!
  • 銀獎

    私有開放空間/臺北真理堂周邊開放空間

    主題特色: 坐落於奉大側門、公館商圈、人潮熙壤、車流噴露的新生南路上,是學生人潮穿流的必經之地,經年累月的文化薰陶,孕育著文化的生命力,原本兩層樓樸實陳舊的教堂建築,因老舊之故,在歷經多次提案後,通過都市更新計華的洗禮,如今孕育出嶄新的光彩,令經過的路人不免駐足讚嘆、吟詠其奪目之姿。在都市更新申請案通過後,從原本樓高2層的傳統教堂,改建為樓高十層的現代建築,除了建築本身令人耳目一新,周圍的空間景觀,也同樣流露新的美感。
  • 銅獎

    私有開放空間/國際貿易大樓戶外景觀

    主題特色: 民國92年,大樓館外開了一家咖啡館,為了讓這個位在車水馬龍的賣地擁有不一樣的風貌之外 ,更能融入生態景觀帶來的愉悅,建築師特別將這座開放空間闢成鄉土植物園,除了各種香草、蕨類、 筆筒樹、 楊柳、蜜源植物與來自臺灣鄉間的竹子,還有一個人工水池,而池中養的魚,也是臺灣原生的蓋斑鬥魚。歷經整地、挖池塘、植栽,這個區域逐漸綠意盎然。為了讓大家認識這些美麗的植物,建築師還特別在植物旁掛了解說牌,讓這裡成為市區難得一見的植物教材園。
  • 特別獎

    私有開放空間/揚昇金融大樓戶外開放空間

    主題特色: 綠意盎然的景觀,就像夜空中的煙火,雖然短暫,卻讓人感動,而這種生活中片刻的驚喜,正是大眾對於城市環境所殷殷期待的地方,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臺北街頭,綠色景觀就像沙漠中的緣洲。不僅帶來景觀上的美化,綠色植物散發的能量,更能讓往來的行人,得到現覺與精神上的舒緩,製造建築與人雙贏的局面。
  • 金獎

    公有建築物/北投溫泉博物館

    主題特色: 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為英國維多利亞式外觀,一樓磚造,二樓木造,共計七百坪,空間造型與周遭環境相呼應,且有實際之功能。當時與周圍的綠地結合北投溫泉公園,是當時臺灣最具盛名也是東亞最大的公共浴場,曾經帶動周圍的溫泉旅館產業的 發展,總督府甚至由淡水線鐵路興建新北投支線,方便臺北民眾前往泡湯觀光,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更因平民化和價格低廉的特色,將北投溫泉產業推向繁華的榮景,光復後,北投溫泉產業一度沒落,這棟曾紀錄北投溫泉華麗一時的建築也隨之沒落頹廢於歷史的洪流中,直到1997年被指定為二級古蹟,規劃為博物館,重新羽化再生。
  • 銀獎

    公有建築物/臺北故事館

    主題特色: 臺北故事館座落於臺北市中山北路,鄰臺北市立美術館,原為市定古蹟「圓山別莊」,起造完成於西元 1914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民國91年完成古蹟修復之後,為增進古蹟保存活化效益,並引進民間充沛資金及活力投入公共事務,以確實活化古蹟,遂將此地委由陳國慈女士贊助成立「臺北故事館」,規劃各項以臺灣百年來生活文化史為主軸的藝文活動,讓社會大眾能夠輕鬆的親近古蹟,同時增加對臺灣古蹟的關懷。景觀設計融合歷史紀錄及古蹟建築風格。
  • 銅獎

    公有建築物/臺北市榮民服務處

    主題特色: 民國94年,為配合政府節約能源的目標,決心改善老舊空調設備,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支援經費,將整棟大樓從原先的窗型冷氣,改為較為省電的變頻式空調,但在冷氣移除之後, 卻徒留下了空空洞洞的冷氣孔。這樣的改善,讓事事追求完美的榮民服務處,總覺得有些美中不足,幾經思量下,為建立更好的外觀形象,提供更好的服務,臺北市榮民服務處在走過20 年的歲月後,決定主動爭取經費,促成整棟大樓的換妝。
  • 銅獎

    公有建築物/榮光大樓

    主題特色: 在整體的舖面改善上,外牆牆身以STO塗料豐富和諧米色系搭配深淺系列為主體,牆頂以銀灰色系配合塗料做收頭,整體充分融入周圍環境,除了全面性的色彩計畫之處理外,讓整體的視覺無論是遠觀或近撫,都能藉由整體形象的改裝,予人一種全新的感受。
  • 金獎

    私有建築物/星巴克重慶門市

    主題特色: 統一星巴克在臺成立8週年,選擇這個地點作為形象門市,藉以豎立市場、風格、企業精神與社區回饋的標竿意向。在設計上,除了採用Starbucks Coffee最新Element-3 Aroma為主之色彩傢俱造型與Art Work之外,特別規劃三樓靜動態藝文空間,,讓建築與人文融入在這棟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裡。整建部分從外觀細微的整修開始,在既有外牆及磁磚與窗戶中推敲,除恢復原建物之風格式樣外,並融合了Starbucks的風格,同時也保留些許應有的老舊與成穩,以表達對此建物的尊重之情。
  • 銀獎

    私有建築物/光復大樓

    主題特色: 為避免危及住戶,過路行人及車輛安全,在91年經由管委會延請結構技師鑑定非屬危樓後,為保護大樓住戶安全及免於剝落磁磚砸傷路人引起紛爭,隨即召開區分所有權會議,規劃大樓外牆更新。自91年4月始,經歷數十次會議商討,終於在93年7月定案,委任陳福助建築師設計,由中國建築經理公司(為主任委員)監督施工等細項,並由豐田營造公司承攬總工程,歷經八個多月,於94年7月完工,除了造型時尚,同時更考量安全性,讓原本老舊的大樓,呈現今日令人驚艷的外觀,也為光復南路上的街景,新添不同的風貌。
  • 銅獎

    私有建築物/安和馨園

    主題特色: 大樓更新經由各樓層住戶同意後,由陳金水建築師規劃設計以改善建築立面、美化街景,並以經濟實惠的方式執行,經建築師與各樓層住戶溝通協調後,採工期最短、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施作,以臺灣石拓公司由德國引進的工法施作,其主要的特點如下:

    1.不用因打除原有磁磚,造成噪音、廢棄物塵土飛揚之環境污染問題。

    2.連物面西因西曬所造成之熱負荷,因在外牆加鋪5公分EPS隔熱板,而大大改善,並使外牆立面立體化。

    3.透過外牆窗戶的更換並在外牆上方設分割縫及線板,豐富了整個立面,使整體造型兼具古典美。

    4.在外牆塗料的最外層,採用無色無味的防污自潔塗料,可使外牆長保清潔如新。

    經過約50天的工期,果然展現出令人滿意的結果,驚艷的外觀,讓這棟二十幾年的老建築重現新生!
  • 特別獎

    私有建築物/中印時尚

    主題特色: Chindia坐落於東區靜巷中,前身是一間義大利麵店,中印時尚接手這間房子後,對印度以及空間設計擁有深厚興趣的時尚女性,巧妙的將這個轉角,變化成巷子裡的春天!店主王小姐當初在決定開一家關於印度服飾家飾店時,就已經決定好好發揮她獨特空間設計的品味,不僅美化店面、營造舒適的購物空間,更希望能為擁擠、腳步快速的臺北市,帶來一處寧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