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得獎作品

BEST10 最佳10件作品

明眼設計-實驗辦公室/重慶北路-鈕釦街/1號館
  • 座落地點: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2段46巷7-10號
  • 規劃設計:明眼設計工作室

主題特色:

承襲家族刺繡志業的起家厝

「明眼設計- 實驗辦公室/ 重慶北路- 鈕釦街/ 1 號館」( 以下簡稱明眼設計) 位於鈕釦街,朝陽服飾材料商圈內,周邊有建成圓環( 臺北圓環)、寧夏觀光夜市及大稻埕、迪化街商圈。原先是屋主父親創業的起家厝「永明電繡社」;當時從一臺繡花車起家,10 多年後成為了國際公司, 並將刺繡工藝發揚光大。

隨著設計師需將工作室搬離居家的情況下,在因緣際會下發現此空間,設計師第一次看房時就決定租下。因地理位置符合需求,加上屋主對於建物的關愛,背負著承襲已故父親的志業使命,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給了設計師許多感動及對於空間再造湧出無限可能的創造想像。

雖然明眼設計是一間設計工作室,並無需店面的機能,但因位處大稻埕- 鈕釦街周邊商圈,加上位在1 樓轉角空間,與往來的行人為伍,因此選擇座落於此,之後便產生一種需要與街區共榮的使命感。

此作品在空間設計上參考了"You ' ve Got Mai l ( 電子情書) " 劇中的書坊"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街角書坊) " , 該書坊有著濃厚的美式鄉村風味,給了設計師在觀看同樣擁有著偌大的櫥窗空間與滿滿的木製建築及家具的現有空間時,有了許多的設計靈感。

 

以減法為理念同時展現復古風味與現代感

設計師著手設計規劃後,期望能展現復古風味卻又能具有現代感,保留建物結構上的原型跟既有裝飾物,包含被輕隔間封住的老鐵花窗,以及上一世代屋主的父親,所留下偌大的彎角排風管, 接著將室內空間規劃出-創作、交流、共享等三大區塊。

「創作區」為主要的工作、創作、學習區域;「交流區」為商務、交誼、提案、作品展示等。而「共享區」是為此街區特別規劃的空間,並帶有實驗性質。室內空間以減法為理念,透過造型天花施作,創造出簡化後的東方天井照明設計元素,並保留老屋室內立面既有的腰線高度設計,維持一定的空間平衡跟復古記憶。拆除老舊的鐵捲門,以獲得挑高的窗戶尺寸空間,導入熱交換設備,在全密封的空間內, 除了能降低室外噪音外,更可以有效調節室內外溫度跟濕度。為了達到最低人力的掌控及效率,在室內外設置LED 照明設備及監控設備中, 規劃導入智能設備的基礎佈局,不只進行表面的設計更是給予老屋由外而內的翻新跟年輕化、智能化。

 

重新定義櫥窗的角色

而退縮開放的內玄關大門設計,在具有視覺特色的拱門及窗台之下,歡迎路人或是訪客進入玄關內拍照紀念。並規劃具有共享概念的櫥窗空間,命名為「自由之窗」,定期邀請設計師、插畫家、藝術家進駐展現自我,以及展示具有人文意義的人、事、物等,以重新定義櫥窗在街區, 甚至是都會中的角色,成為給予各式藝術、設計、人文主題的一個溝通平台。

 

【委員觀點】

透過櫥窗的展演開啟與街區的對話,使街區擁有日夜不同的表情 — 何黛雯

這件作品位於鈕釦街的巷弄轉角,在工作室使用面積非常有限的狀況下,設計師卻仍退縮部分空間作為策展式的櫥窗,而這個櫥窗便是他所創造的「世界的場所」,透過櫥窗的展演開啟與街區的對話,也安排了小摺頁架提供當期藝術家放置文宣品作為溝通媒介之一,由於設計師同時也是經營者因此有機會執行出一般認為不太符合坪效的事情。


整體空間可看見是設計師自我意志的展現,除了櫥窗設計之外,包含幫隔壁鄰居做了招牌、為了讓被餵食的街貓能夠繼續有地方吃東西,便在騎樓的柱體設置精緻的貓食碗與飲水裝置等等,而在狹小室內空間最末端的廁所裡頭高掛的月亮裝置則是他的宇宙。除了街區轉角櫥窗外,騎樓退縮的緩衝區以拱圈形象做為停留空間,保留出入口旁邊地下室的鐵窗窗口與地下空間對話,並設置智慧型的遠端控制,藉由櫥窗燈光創造不同的情境,運用創新技術讓建築立面在老街區的日夜裡擁有不同的表情。


這些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設計其實形塑了社會共好或是生活想像的價值,透過點點滴滴的碎片呈現一種的異質感狀態,最後綜整出一種世界風格;而這樣的世界風格創造了與老街區、環境溝通的新方式,其實老屋並不一定是修舊如舊,而是可以有很多新的創造可能。

 

規劃設計: 明眼設計工作室
營造施工: 英軒設計企業社
經營管理: 明眼設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