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得獎作品

整維行動特別獎

OPG賦予明興秀明閒置空間新生命
  • 座落地點:台北市文山區秀明路一段17-27號、秀明路一段19巷1號、2號
  • 規劃設計:社團法人台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發展協會

主題特色:

眾人協力 再造老屋新生命

「OPG賦予明興秀明閒置空間新生命」為臺北市文山區中秀明路一段17號至27號一帶,是名為「育德新村」的眷村,而閒置的軍方眷舍,無人聞問且斷水、斷電又漏水的時間也超過了十年。直到民國101年,由明興里辦公處開始代管「生態館」後,並進一步透過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2.0計畫、連續兩年的社區園圃計畫等資源的導入,結合社區百工達人和志工們的協力,終逐漸喚醒社區老屋的新生命,也讓社區居民的生活,有了更多密切的連結。

 

持續行動 串連空間節點

在社區代管並陸續改善空間的過程裡,總計完成有:生態館、白屋、明興秀明園圃及友善長廊等四個單元的改造。最後完成的友善長廊,則串連了社區生活空間的各個節點,形成完整的活動網絡,讓這個區塊成為居民活動的重要聚落。

 

在使用分類上,生態館為諸多社區課程與活動、接待外賓時簡報、座談、便餐的場所,同時,里辦也持續辦理豐富而多元的社區課程與活動,讓社區長者能夠在參與之餘,有更多的關係連結,並建立起社區的情誼;白屋兒少小站的誕生,是北市第一座由社區經營的「兒童少年福利服務據點」,讓社區小朋友在課餘期間,能有課後輔導人員陪伴他們寫功課、吃晚餐,另外,暑假期間,白屋也會舉辦七至八週不等的夏令營,讓孩子們能有更多面向的體驗。

 

走進社區園圃,能看見一處讓居民們在高台上栽種的平台,並充分享受著都市裡的田園景緻。除了作為種植園圃外,這裡也成為展示環境教育成果、環境教育宣導等,以及外部團體交流的絕佳場所。近期完成的友善長廊,則透過園圃志工團負責管理,並配合園圃公田的收成,轉作為關懷據點共餐的食材來源之一。

 

社區參與 共創永續環境

最後,透過社區自主發起的空間改造行動,配合整建維護計畫的相關資源導入,以及最重要的-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投入,讓這個原本荒廢而使用率低的公共區域,轉變成光鮮而亮麗的外觀,並且在兼顧社區生活與實用性的同時,成功營造了友善而永續的環境。

 

委員觀點

設計團隊過往花了上許多時間,進行舊有空間與環境的改善。而計畫所修復的空間當中,甚至有許多硬體改造皆是設計團隊親自動手改造,當中包含了生態教育館,以及高台綠花園等等。

 

在設計團隊改造閒置空間的過程中,除空間本身整修外,也考量社區內年長者及居民等需求,進而安排公共空間提供周圍鄰里使用,並結合青少年課後輔導等服務,以實踐「共生」概念於環境與空間當中。而這亦是我們希望能彰顯的部分,一個社區或空間改造-是經由大家努力過後,所產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