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住宅類得獎
- 座落地點: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規劃設計: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柏成設計JC Architecture.、太研規劃設計
主題特色:
保留歷史痕跡 新舊對話的進行
不只是圖書館的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的女澡堂區,隨著消費習慣與公賣改制的緣故,菸廠因而停產而關廠。後續空間交由市府單位管轄,於2001年列為市定古蹟,並透過修復再利用方案,將園區定位為台灣文創發展基地與新據點。
女澡堂區本身為近80逾年的歷史建物,修復前建物外觀保存完善,建物內部老式花磁磚則因歲月而破損斑駁,而內部管線年久失修,喪失使用功能,同時漏水問題與周邊綠地景觀欠缺管理,致使環境已草木蔓延、蚊蟲孳生。因此,如何在修復空間的同時,延續其歷史建物之脈絡,並使空間能互相呼應,則成為經營團隊改造的重要課題。
緊密相連 光影、書香與花香的交錯
爬梳歷史脈絡並盤查空間狀況,經營團隊以老屋新生的概念為主軸,並以「泡書」為號召,試圖結合書籍、氣味、植物與陽光構築的「書澡堂」。同時,在不破壞原建物條件下,將空間轉換為新型態的閱讀空間。
施工工法上,經營團隊尊重古蹟建築而保留日治時期的檜木窗框、老式花磁磚等,讓木窗將室內外空間得以串連,形塑友善環境的減法美學。同時,保留原天井功能,設計懸吊的鋼索圓弧燈飾,讓陽光灑落的同時能映照在弧形澡堂,形成與現代書池的意義連結。
另外延續內部空間的閱讀氛圍,室外閱讀空間則選用近百種植物,留下原有的台灣櫸木、紅花玉芙蓉等,搭配各種台灣原生蕨類等不同植物,並改善原先排水不良的問題,使這樸素、和諧的空間裡,植物和光影自然展現著優美的氛圍。
沐浴書海 泡上一場洗滌身心的書澡
回歸閱讀空間的願景,經營團隊在經營上將此空間作為設計相關講座、工作坊、設計交流平台等場所外,將空間打造如泡澡般通體舒暢、身心舒展的實驗性閱讀場域。最終,以古蹟新生之姿,邀請讀者入內,享受閱讀的樂趣。
委員觀點
今年度台北老屋新生大獎中,可以看見有若干作品屬於文化資產,而文化資產如何在修復之後,能發揮更大的社會能量,並結合過去生活場域的空間,會是我們所關注的。
「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這個作品位在松菸文創園區裡頭。也或許我們沒想過,原來以前園區內竟然是有澡堂的。但回朔產業歷史,其實可以得知早期這裡有許多工作者,會習慣於辛苦工作完後先洗上澡,才會接著回家。
以生活場景的角度,設計團隊成功運用室內設計的作法重現了歷史場景,更成為知識與可延續的概念。另外,以「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對於「社會責任」等面向思考,我們亦能看見幾個關鍵的作品案例。也讓大家在反思之際,回朔過往臺灣的老房子,不單單只能以古蹟修復這條路為唯一,更能從常民的、生活的樣貌與觀點切入,並且透過這樣的狀態,文化脈絡才得以永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