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e (台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153巷4弄3號 )
提案者/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規劃設計者/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澔岳工作室共同規劃設計
建物故事:
相信世代University Cafe 位於民權東路旁的眷村小巷弄中,在充滿溫度的建築物背後,是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的共同創辦人王先生的善心,這裡是他小時候長大的家。走進庭院裡,映入眼簾的是一棵王爸爸當年種下的芒果樹。
眷村老屋是台灣珍貴的歷史遺產,具有濃厚的文化價值和情感連結,家家戶戶庭院裡分別種著芒果、香蕉、龍眼、樹葡萄,交流著彼此手邊的食材,來自不同省份的眷村老兵料理著眷村菜,是當年常見的風景。2012年翻新啟用後,王先生決定與好朋友發起成立University Cafe 公益社群空間,承襲當年眷村中互助合作的精神,注入在世代之間的提攜與協助,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多正能量的種子。
我們相信,空間可以成為創造正向改變的基地。在成立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以前,我們曾在老房子裡舉辦社區古典音樂會,將當時歐美國家House Concert的概念引進台北,邀請曾留學各地的台灣古典音樂家固定在老房子進行演出,將一流的古典音樂家走進老房子將音樂分享給眷村裡的社區民眾,這個計畫後來更得到台北市文化局的支持。
相信世代University Cafe的宗旨是打造一個超越國界的交流平台,除了常有國際沙發客入住,這裡凝聚一群台灣青年世代的創意工作者,除了免費提供工作空間之外,我們也發起許多海外探索計畫,創造改變一生的寶貴經驗,為年輕人打造許多自我探索及自我啟發的旅程,從世界各地的城市中與具啟發性的人才交流,將富有意義的故事帶回台灣。
老屋之所以珍貴,在於紀錄一段時代的記憶與風格。我們希望盡可能保留眷村老屋的元素,同時以新時代的開放風格,共同呈現出新與舊的完美交匯。首先,我們將原有的眷村大門拆下,並以「升級再造」的方式轉化為有多種應用模式的座椅。在整建的過程中,刻意保留磨石子的地面,同時我們保留磚牆結構並刷上不同顏色的油漆,提醒往來的朋友此地歲月的痕跡。
另外,整棟建築物雖以工業風的方式進行規劃設計,我們刻意保留庭院中這棵三層樓高的芒果樹,並同時植上楓香,在相對清冷的工業風中注入自然元素。如今楓香與芒果樹鋪展了整個巷子的綠意,真的是十年樹木。
最後,我們加裝戶外鐵梯以及欄杆,並且進行頂樓防水作業,讓老房子的屋頂也成為可以工作和交誼的空間,不論是夏天的芒果季、秋高氣爽的中秋節、甚至是藝文活動,這裡都是可以讓創意活動發生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