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七桃廊崑曲生活美學基地 (台北市士林區中興街32號、32號2樓 )
提案者/單位:台北崑曲研習社
規劃設計者/單位:台北崑曲研習社
建物故事:
台北市政府閒置空間活化計畫,台北崑曲研習社以提案「七桃廊崑曲生活美學基地」獲選入駐經營管理,將原本廢棄房舍改造成為一樓開放的影音圖書室和二樓排練空間,開設崑曲唱曲班、崑笛班、肢體開發班、書法班等課程,以美育教育理念為本、崑曲藝術修為為核心,強調終身學習,鼓勵民眾找到自我價值,在藝術中獲得成長與肯定。
「七桃」取自台語「????迌」的諧音,「七桃廊(人)」正是我們這一群「玩戲說曲」人的最佳寫照。在傳統升學主義的影響下,長輩們都希望小孩只要會讀書就好,但長大出了社會以後,才發現不懂得怎麼生活。現在我們理解,「玩耍」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透過「玩耍」,我們認識朋友,知道怎麼別人互動交流,懂得放鬆,懂得欣賞,懂得讚美。
我們更希望,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所缺乏的美學教育,透過「七桃廊」崑曲美學基地的各種課程和交流活動能慢慢復甦,而在這個終身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美育的重點在於懂得尊重個體差異、懂得揚長避短、懂得欣賞生命的獨特,而在七桃廊崑曲生活美學基地,我們強調「慢慢來」的重要性,也強調「肯定自己」和「喜歡自己」的重要性。
七桃廊崑曲生活美學基地的修繕工作,全部由曲社眾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齊心齊力所共同完成。專案捐款約50萬元用於鐵皮屋頂翻修、鋁門窗更換、老舊電線汰換、窗簾訂製、一樓耐磨地板與吸音壁布、無障礙設施等專業工程。壁癌整修與牆面粉刷,全部由社員親自合力動手完成。這是一個充滿愛心和無私奉獻的快樂地方,也希望透過我們的具體行動,在社會中寫下一頁傳奇,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