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傳承-北投區張宅 (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 )

提案者/單位:個人

規劃設計者/單位:方構制作空間設計

建物故事:

台北市建城100餘年,本案老屋歷經45年的歲月,內部舊化頹傾,漏水嚴重;加上家中成員增長,原有的室內動線與空間規劃不符實際使用,幾經思量,決定在舊有的建築紋理中重新出發,賦予老屋新的意義。

本住宅以親子為本,並與設計師討論出以下幾點規劃:

1. 擴大公共空間:把房間定義為睡眠與收納,以藉此挪出更多領域歸給公共空間;打破客廳與餐廳的疆界,使得家人的生活動線自然地凝聚在一起,放大親子活動格局與價值。

2. 採光與通風:以透明玻璃牆取代磚牆,也因著客廳與餐廳相連,更使得整體視野格外遼闊,一次解決採光與通風的問題,一室前後通透。

3. 生活美學:屋內採用黑白灰的基礎色調,再以亮眼家具與軟件做搭配,期望能從生活中注入美學思維。

本屋屋齡45年,期間未曾整理過管線,在以能永續經營的前提下,經本次整理修繕,一併將基礎翻新。

本案室內刻意留下原始房子的支柱,並保留柱子的舊化肌理,展現新舊融合的時代記憶。

在老屋翻新後,對於維護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老屋就像人類,老了不是無用,老舊不是毀去,而是需要被了解被關懷被照顧,硬體有了進廠維修的機會,舊有的樣貌成為新的格局,在延長屋子生命週期的同時,教導孩子不是新穎就是好,而是在這新舊交替的歷史脈絡中,兼容並蓄並相互尊重。讓老屋訴說故事,情感代代相傳下去。

本案位於台北市北投區,鄰近士林區但屬於較為偏僻的區塊,本人從小生長於此,40年來周遭環境未有太大變化,一直都呈現原始且純樸的風貌,近幾年來被規劃為士林科學園區的預定地,因著這樣的緣故,周圍逐漸轉為豪宅及預售屋施工地。本案不在都更範圍內,但屋況隨著屋齡已不勘使用,在重視住宅品質及珍惜原鄉土地情
懷為基礎上,老屋於焉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