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單位:日常經典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者/單位:日常經典有限公司
建物故事:
原建物座落於南萬華,有一特殊區域名稱「加蚋仔」。過去無堤防時代,易積水成沼澤,加蚋仔即為平埔族語之沼澤地之意。曾為大台北地區的蔬果種植地。鄰近的東園街,銀樓、嫁妝、傢飾店林立,仍保有台灣中南部小鎮的街道尺度及時代氛圍。
原屋主為第一代屋主,在侷促的空間裡扶養三個小孩長大成人, 十多年前妻子罹癌逝世後,為避免睹物思人,小孩在外地買房成家後,即將屋主接過去同住。 該屋在轉手前,已空屋十來年,屋內漏水、壁癌等狀況為既成事實。 唯六○年代特有室內裝潢元素在衰敗空間中依稀可現,值得為改造再生時的保留再利用之元素。
40多年老宅乘載著時光推移與積累,呼應既有斑駁外牆同時,亦該有材料傳承再詮釋的展現,選用與舊紅磚等尺寸的玻璃磚砌成入口側牆,讓多元的光影效果,伴隨日昇日落,得以在室內簡約水泥粉光牆上映射展演。
因為家庭人口單純,五樓主要為自住空間,因此有最大的靈活度在小空間裡打造最大的空間感與休閒感。 屋主目前周間於外地服務,僅周末返北,因此其以該空間為最適「二地居」之周末放鬆居家空間。
四樓的部分以一般房客為考量, 以結合保留再生的檜木屏風的榻榻米空間打造空間核心區的彈性空間。 前方另設一廚房,讓四樓自身亦為一機能完善的獨立居住空間。 原檜木屏風上之復古條形玻璃(長虹玻璃),部分亦被回收再切割成為主浴牆面上方之採光高窗。
榻榻米房面走道側特別將弧形牆面開一圓洞,除解決走道側的壓迫感外,更因圓洞所產生之光影,增添空間裡的時間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