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得獎作品

  • 住宅類首獎

    周宅

    主題特色: 位於臺北市中心一棟住商混合大樓的周宅,屋主因小時候求學緣故而住進,這個家承載著兒時記憶,有著過去一家四口的回憶。隨著成長,父母離開,妹妹出嫁,屋主結婚成家,這個空間延續著回憶,成為他與太太的兩人居住空間,在重新梳理空間機能後,重新賦予空間新生命。
  • 住宅類優選

    拾光縮影 Hometown in Miniature

    主題特色: 整體設計是從屋主對東臺灣家鄉以及臺灣這片土地的情懷出發,因此在全新的設計中,保留原始房子中的壓花玻璃,重新運用結合至以「家以及家鄉美好意象(山、海、歸巢的雙飛燕…等)」轉化而成的鐵件屏風設計中。
  • 住宅類優選

    加蚋天空

    主題特色: 屋主為旅居紐約十年之建築師,特別喜歡選擇城市外圍作為居所,作為認識非主流街區的開始。十年前返回臺北,從一開始居住的東區將生活重心移至舊城西區。該案所在地南萬華加蚋仔保留臺北市區難得的小鎮風情,傳統市集與親切尺度街區並存,值得以「加蚋天空宅」為基地,未來持續探索。
  • 非住宅類首獎

    陽明實驗山屋 YANG MING MT. LAB

    主題特色: 陽明實驗山屋以設計導入國家公園為出發,透過設計重新梳理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人文與自然,希冀自此基地植入設計元素,作為整體國家公園公共服務創新的起始點,於自然生態中導入「品牌思維」、「以人為本的文化體驗」,發展具創新性的「人與自然生態之介面」,讓陽明山成為一座與時俱進的國家公園。
  • 非住宅類優選

    OLYMPUS PLAZA TAIPEI

    主題特色: 室內空間以低調沉穩的設計風格,將迪化街街區的傳統元素結合了攝影及時間的軌跡並融入空間。經過設計師巧手下,不僅保留老宅建築本身的古典美外,更結合了迪化街街區元素與Olympus欲傳遞的品牌理念,將這些歷史痕跡完美的融入於現代中。
  • 非住宅類優選

    歷史建築『幸町日式宿舍』/文房

    主題特色: 文房公益圖書館,以「文化資產生活化」為經營理念,免費提供市民一處日式老屋修復再利用之讀書空間,讓文化資產得以走入生活日常,打造歷史記憶飽滿的時空木屋與庭院,開館日皆提供建物導覽,並將修復歷程記錄成影片,作為文化資產教育與推廣之用。文房不只以文化資產串聯紙本閱讀,更時常舉辦藝文活動,讓日式老屋不再是敬而遠之的存在,反而是陪伴生活的一個好去處。
  • 社區空間類首獎

    昌吉基地

    主題特色: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在接管「昌吉基地」的過程中,處內部其實是持續不斷溝通協調與密集討論其使用方式,最後將其定位為臺北市推動「整建維護」政策的示範基地, 也藉由此基地作為向民眾溝通及推動大同區其他都市更新及整建維護政策的活動場域。
  • 社區空間類優選

    同在大安─咘咕居

    主題特色: 經由多功能小分區空間,創造互動交流的場合和機會,嘗試建立另一種類型的小型社區活動中心。讓使用者在這裡能滿足日常用餐、娛樂與交誼需求,進而增加對空間的歸屬與依賴。同時,期望藉由共生場域作為進駐團隊與地緣之連結,透過招募進駐者,強化與週邊住戶之間的互動,讓跨世代交流與連結在此發生。
  • 社區空間類優選

    雙連大溝 (宮前町砌石大溝)

    主題特色: 當大溝不再是一條臭水溝, 而是一條有愛包圍的水溝, 得以綻放多元生態樣貌, 重新連結社區新舊住民與學校參與。透過雙連百年大溝的開蓋象徵著重新營造, 在城市建立一個微型卻重要的典範 - 展現生活、尊重生命、永續生活的社區水文生活圈。
  • 整建維護特別獎

    廈川玖肆

    主題特色: 「廈川玖肆」希望提供民眾對於老房子拆除重蓋的另一種觀念,以重新整修房子的做法,將建築所承載的記憶持續堆疊,激盪出屬於當世代使用者的火花。並於此創造不同的回憶與體驗,賦予老屋新生新意義,讓文化與建築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 評審團特別獎

    齊東街日式宿舍群修復工程

    主題特色: 齊東街日式宿舍群的修復不僅呈現臺灣近代史不同政權、族群與文化的共同痕跡, 並在轉化為公共使用的過程中, 引入時代的技術、材料與工法, 試圖以過去日式宿舍搭建之工法結合現代建材, 於質感上呈現不同於過去的觸感, 卻同時保有昔日的紋理, 並依據日式住宅之空間倫理,適度的開放視覺的透明度與穿透感, 使五棟日式
    宿舍依循既有框架呈現出不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