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得獎作品

非住宅類首獎

雜草町 Grassland
  • 座落地點: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52號
  • 規劃設計:雜草稍慢、湜澍設計

主題特色:

溯源 找尋土地的記憶

坐落大橋頭延三夜市的街區之中,一棟於日治時期所興建的透天磚造建築佇立於前,這是「雜草町 Grassland」的所在地。此空間為提案者家族祖厝所改造的文化與生態實驗場域,是當年提案者曾祖父母作為商業與生活使用的空間,也曾經是小兒科診所。然而,商業環境的變化與診所的歇業,此空間便隨著大稻埕商圈的商業轉變成為了堆放雜物的倉儲空間,並且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

就此鐵門深鎖、遺落棄置。

 

重生 再現新舊共融的常民空間

2019年「雜草稍慢Weed Day」成立思考經營方向,以關注永續生活、臺灣青草文化、生物多樣性、藝術的社會實踐等多元面向,提倡「當代採集」來探索人與土地的關係。因辦理活動需要尋找一個能作為「當代採集」交流平台的實體空間,也就在尋覓之中,注意到了這間被遺落多年的家族祖厝。

 

因老屋年久失修,在進行整建維護期間充滿了挑戰:牆面、天花板等均有壁癌與漏水問題,延伸出牆面剝落、龜裂等現象;另一方面,空間局部亦有鋼筋外露、騎樓外牆植物扎縫、室內磁磚地板傾斜及水電管線老舊等。

 

改造過程中,施工團隊除了進行隔戶牆裂縫植物清除外,也將受損牆面與天花板進行修復,及將斑駁的牆面去漆等,使老屋原有的粉綠色磨石子壁面得以重現。因為深受粉綠色磨石子所吸引,雜草稍慢團隊決定復刻空間的調性,保留老屋原有的磨石子風格,進一步應用於地板與吧檯區等,使來客能在入門之際,便感受到傳統工法與老屋的原貌美感。

 

果然,承載許多臺灣人成長記憶與歷史足跡的磨石子工法,搭配這個古早味而帶有藝文氣息、絲茶香的空間啟用之後,便成功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與路人的目光,在鍋爐聲此起彼落、人聲鼎沸的夜市裡或許有些突兀。但也是這樣的獨特環境性格,讓雜草稍慢團隊於後續的議題推展上,有了更多的助力與媒介。

 

慢下腳步 撿拾生活中的片刻美好

靜謐、溫暖而故事滿盈的「雜草町 Grassland」,除了以此名紀念日治時期興建的老屋,以及逝去的「草埔仔」外,提案團隊希望「雜草町 Grassland」座落於此,會如同雜草在隙縫中滿富生命力的探出頭來,鬆軟水泥都市般,鬆軟土地,也鬆軟人們的生活和心靈,並綻放生命而傳遞綠意,讓人們得以放鬆,看見生命的奇蹟原來一直都在身邊,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雜草町 Grassland」在這塊生態稍匱乏的區域中,奉上一杯杯的雜草茶,向老居民、過路客與聞名而來的粉絲噓寒問暖,並以藝文展演活動、講座、工作坊等方式,慢慢將保健身心、永續生活的概念傳達給大家,也透過這些行動,加深人與土地的連結,進而凝聚關注環境生態的議題社群與關懷。團隊也期盼,在這個多元文化構築的老社區裡,能透過採集,推廣永續生活的理念,並持續在城市裡,學習與自然共生。

 

委員觀點

在進入「雜草町 Grassland」之際,整體感受清涼而舒適。同時,細膩交疊的新舊工法,模糊了新跟舊之間的界線,呈現新如舊而舊如新的,很自然的狀態。

 

實體空間上,磨石子地板搭配架高於中島的吧檯座,空間的緩衝與延伸有了良好的媒介,延伸並帶入內部鋪上日式塌塌米的活動空間。使用經營上,經營團隊在當地持續性舉行走讀系列活動,並搭配講座活動等行動,著實看出經營團隊對於自身歷史脈絡,真切地想要追朔,並延續過去的榮光與家族的歷史,進而透過此空間串連起歷史、脈絡與關注的議題。

 

回應「老屋新生」的概念,在都市更新與整建維護的脈絡,又或地方創生的概念,是一脈相連而有所連動的。而無論從設計,或是尊重當地風土關係的面向,又或者經營團隊試圖回朔過往的聚落型態,引動未來生態與文化的議題聚落等行動,使我們對於「雜草町 Grassland」有著非常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