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從「老屋新生」到「社區創生」:以社區為概念的整建維護型都市更新

2021-11-15

陳佳蔚/真實建築執行長

 

老屋新生如果僅是設計及裝修的結果,那只是在目的性、功能性的需求上滿足。然而,從宏觀的都市更新來看,老屋新生是迷人都市的必經歷程,舊建築無論是因為不能或不願拆除重建,抑或是具備保存之必要而留存。改造者在既有建築、區域文化及使用需求上建立論述,引導建築物成為感動人的樣貌,進而啟發著更多人思考著都市的未來。

 

台灣的都市更新,著重於容積獎勵下的重建,被批評為推土機式的開發,鮮少聯結社區紋理及創造社區願景。臺北市推動的整建維護型都市更新(老屋新生),又多為單一建築物,缺少街區發展的構想。然而,無論都市更新或地方創生,皆以社區為最小單位。參照社區營造的概念,社區是「在一個地理範圍內,以社區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理念的推動及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建立屬於社區的意象」。都市更新作為國家重點政策,為健全都市更新的推展,以社區為概念的整建維護型都市更新,如能聯結社區紋理、創造社區願景、導入經營管理,引動都市多核心的再發展,方為都市更新真諦,這也是筆者從觀察者到實地參與的心路歷程。

 

據此,筆者曾提出「社區創生」的觀點。過去從社區營造到都市更新,偏重於非營利的活動及重建型的再開發。然而,都市更新條例裡的整建維護,缺少改造之後的經營,以及經營行為之於社區、都市再發展的必要性。在城市裡找出老舊、閒置、低度利用的空間,藉由建築再生、經營創新的方式,並且建立社區或社群串連方法,將本身作為吸引人的觸媒,帶動該社區(街區)的再發展。都市裡的區域,大多存在過去形成的聚落關係。事實上,這些區域也大多延續過去聚落關係發展,形成今日的樣貌。

 

一些成功的「社區創生」案,如臺北的大稻埕、南村落、寶藏巖等等,都是在原有的聚落關係上發展。從區域過去的文化脈絡開始梳理,以建築再生的方法,將老舊建築連結回文史脈絡,讓建築物產生故事或感情,再以經營者的資源或能力,尋求跨界合作,以創新的經營模式,建構自身互為表裡的特色,形成一個觸媒、引爆點。並且與社區人士及對這些議題感興趣的社群串聯,展開街區的質變,這些是筆者身為建設開發業之經營者,所欲推動的「社區創生」,從建築再生、跨界合作、經營創新、社區交往、社群串聯,打造文化品牌,產生識別性之後達到「社區創生」的目標。

 

因此,筆者認為「社區創生」的形成,包含以下三個要件:

  1. 區域特色:也就是引述資料所稱的地域風格,該區域有豐富的地方文化資源,可藉由梳理串聯之後,成為一個文化生態圈。
  2. 建築再生:建築物本身為歷史建築、老舊建築,藉由設計改造之後,賦予其新的樣貌及功能,但其新的樣貌及功能在設計時,必須與過去的輪廓巧妙結合,這是主觀的判斷,但可以是藉由專業人士或獎項證明。
  3. 跨界經營:所謂的特色並非獨樹一格,而是以跨界、創新的創業模式,或是在原本的經營基礎上改造、擴張,其經營成功吸引更多人關注、投入合作,並且啟發該社區的發展及社群的連結。

 

「社區創生」必須建立社區願景,而社區願景應是與過去產生連結的、對未來明確想像,這樣化為當下的行動,才能藉由筆者所運用的經營創新、跨界合作、社區交往、社群連結等方式,啟動社區創生。否則,僅重新裝修之後開店,即使店的經營本身是成功的,但終究只是脫離周遭區域之孤點,無法引動區域共鳴,發展為循環經濟的森林。

 

筆者在2006年進入建設產業,從大學時期開始參與社區營造到三十歲共同創立建設公司,私以為,都市更新該是以宏觀的國家發展角度去思考。由於國家在國際上的定位,城市外交的醒目程度甚至超過國家本身,那麼,臺北這個城市、研究者自幼成長、熟悉的城市,該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的眼中?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多種族融合國家的子民,筆者認為,讓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到了臺北能找到異國的熟悉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包容、安全,進而產生情感及依賴,那會是以宏觀的角度看待鄉土時,我所冀望的未來。只有對於鄉土更深厚的感情,還有國際友人對這土地的情感及依賴,才是這個最堅強的防衛,最可期待的軟實力。

 

延伸閱讀精彩圖文報導,請詳見https://bit.ly/3HjH4q1